2012年8月31日晚上,輾轉反側,卻無法入睡。
失眠不是由“秋虎”悶熱的天氣引起的,也不是由神經衰弱和健康狀況不佳引起的,也不是由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壓力引起的。只是因為一件事,公司的——轉換器需要熱測試。
就像十月份生孩子一樣,孩子會在那一天出生。經過一年多的研究論證、設計審查、土建施工、設備安裝和單獨調試,在公司領導的指導和關注下,在各單位的通力合作和參評干部職工的努力下,公司轉爐即將冶煉出第一批鋼水。
就像黎明前的黑夜,公司正在經歷經濟危機和市場潮流的無情沖擊。形勢急轉直下。高成本和短板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瓶頸。作為解決這一瓶頸的有力措施,——轉爐煉鋼即將見成效。
連續幾天,負責轉爐試生產的干部職工夜以繼日地加班加點,以不屈不撓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投入到開爐倒計時的準備工作中。直到這次考試前夕,我的領導、同事和同事們還在現場忙碌著,沒有睡覺。
我怎么能睡的著覺?
觀望比抗爭更好。
整晚都沒有失眠,但仍然精神飽滿。
凌晨四點,是轉換器開始烘干的時候了。我從床上爬起來,打開電腦,開始寫新聞發布稿,這個想法已經反復醞釀了半個晚上。
六點鐘,梳洗,簡單的飯菜。
七點鐘,我來到了工廠熱測試現場。
在地面上,在手術室里,在平臺9米、17米、23米、37米、48米和57米的轉換器上.守夜和早起的人有秩序地忙碌著,轉爐烘爐的“嘶嘶”聲在空氣中傳播。
趕緊跑到食堂,把口袋里所有的現金都倒出來,買了煎餅和油餅等早餐,并把它們拿到爐子前。當遇到晚上值班的人時,不管是干部還是工人,不管是單位還是單位以外的單位,他們都會被遞過來給他們吃。也許一小塊油不能緩解一夜辛勞的饑餓感和疲憊感,但即使咬一口也能增加或多或少的體力和耐心,為下一次激烈的考驗做準備。
遇到轉爐爐(39.9萬),再三讓步,他還是不愿意吃,實在吃不下。是的,這個40歲的煉鋼人已經在電爐里工作了半輩子。他第一次接觸到一種奇怪的設備,比如轉換器。操作經驗等于零,設備熟悉度等于零,工藝探索等于零。他從昨天開始就把一切都拆了。今天,他必須重新開始。此刻的壓力懸在他的眼角。
不僅是他,還有所有參加試生產的干部職工,心里雖然他們有信心經過多日反復調試、檢查、整改和改進,但他們仍能面對新設備、新技術的壓力,打破了公司30多年來無轉爐生產的歷史。
壓力就是力量。
21時19分,隨著公司領導下達“點火”命令,200噸的旋轉爐膛開始裝料。橋式起重機懸掛一個準備好的鐵水包備用。當爐體旋轉,爐口露出時,天車慢慢移動,將鐵水吊起倒入爐內。這一刻,時間似乎凝固了,一動不動。數百雙眼睛在手術室里被拋向同一個方向,在平臺上上下下。
21時26分,加完鐵后,爐體旋轉,氧槍猛吹。
21時55分,凝聚了河鋼舞鋼人的期待和希望的第一批鋼水被噴了下來,壯觀的出鋼場面令參加熱試各方人員熱淚盈眶。
我只是覺得我手里的相機太慢了,無法隨意捕捉每一個精彩瞬間。回家后,我想起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在早上經歷的每個激動人心的考試時刻。很長一段時間很難平靜下來,我仍然無法入睡。
版權所有:http://joy1412.com 轉載請注明出處